對於題主的更新,我就以我的所知略加回答。
  在婆羅門教盛行與種姓制度蔓延之下,除了使社會上佔少數的婆羅門、剎帝利兩階級人士得利以外,在總人口佔絕大多數的吠舍和首陀羅兩個階級,都深受社會階層僵化之害,生活無法改善。這種情形自然引起有識之士的反對,而思加以改革,因此到了西元前五、六世紀間,印度就有各種宗教改革的運動出來,其中又以耆那教和佛教的創立最為重要。
  摩訶毗羅(Mahavira)原是恆河流域上一個小國的王子,幼年受過良好教育,三十歲出家苦修,在外雲遊十三年,對人生有獨特的看法。他反對奧義書中婆羅摩創造宇宙與世界靈魂的說法,而認為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「一個靈魂」。摩訶毗羅認為靈魂與物質相結合,而使靈魂被物慾所束縛,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刻;解脫靈魂的唯一辦法,就是遠離物質,甚至脫離自己的肉身,靈魂才獲得獨立自由。摩訶毗羅即以上述理論為基礎,認為一個人獲得靈魂自由的唯一辦法,就是過一種極端的遁世與苦修的生活。經過一段心靈與道德的嚴格訓練,而能完全否定物慾的要求,就能達到靈魂自由的最高境界。除此以外,摩訶毗羅又以一切生物都有靈魂為理由,認為一個人不僅不能殺生,而且應積極地去愛眾生。摩訶毗羅這種隱修苦行、不殺生等主張,後來獲得不少人的崇信,而其信徒們就稱他為「耆那」(Jina),原意是「生命痛苦的征服者」,這一宗教就稱為「耆那教」(Jainism)。比耆那教創立稍晚,而對後世影響更大的,還要算到佛教的建立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5UQ3tpqZd0

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60927072624AAVSdbx

文章標籤

howardnodr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平日 | 周五 | 周六 | 周日

  • 人間佛教學報‧藝文綜合版
  • 人間善友
  • 往事百語
  • 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
  • 貧僧有話要說
  • 貧僧有話要說回響
  • 奇人妙事
  • 要聞
  • 焦點
  • 綜合
  • 特輯
  • Hello People
  • 國際/兩岸
  • 兩岸.不可不知
  • 醫藥養生
  • 趨勢最前線
  • 社會觀測站
  • 智富人生
  • 覺世/宗教
  • 專題
  • 職場加油讚
  • 蔬食園地
  • 旅遊
  • 家庭電影院
  • 福報佛學院
  • 專刊
  • 社論
  • 三好校園
  • 國產雜糧專區
  • 消費新訊


本文來自: 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/NewsPage.aspx?unid=466669

文章標籤

howardnodr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要對你所做的事情有信心。成功的人往往是少數,年老時身體健康也是少數,長命百歲的人也是少數,你要想成為那些少數,當然要與人不一樣。既然你說有研究過佛、道、中醫,那我推薦你拜佛。如果動作都到位,那是非常非常全面的好運動,而且拜佛是很大的福報,那都是成道的資糧,希望對你有幫助。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61217142609AAijHmr


文章標籤

howardnodr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